南庄老寮 打工換宿15天-橫屏背生態賞魚步道

會來到這個步道純屬臨時起意。原本小農夫惠如、換宿生哈勇與我,只是趁著下雨沒田種沒客人,打算去「山行玫瑰」走走看看,親眼目睹那個依山而建的美麗咖啡廳。咖啡廳果真美麗,矗立在山壁上,並設有望向對面山壁的雅座,放眼望去盡是山林,鬱鬱蔥蔥的被陰陰的雲霧染成綠灰色的一片。 離開山行咖啡後,還剩下一些時間可以到處晃晃,下山途中看到一個通往山林的指示牌,是「賞魚步道」的入口,我按耐不住的要求大家陪我進去看看,結果一看就是走完全長1094m的步道後再沿著農苗庄24縣走回原處開車。 一走入這個步道,首先會先驚嘆他的原始,像是侏羅紀公園那樣蕨類橫生、藤蔓垂掛,再加上當天剛下過雨的濕冷氛圍,會誤以為下一步就是來個重音恐龍就在山壁的轉彎處等你。但幸好沒有,我們踏上擁有可以溜冰滑度的木棧道,走了一會後開始下樓梯,步道算是寬敞,樓梯的高度也很友善,非常適合闔家歡樂飯後散步的行程。而這個步道就緊貼「大東河」往下,雖然大部分步道都比溪面要高,但還是可以從樹葉的夾縫中看到被石頭撞擊的水花,也聽得到溪水翻騰的聲音。 走著走著,強烈懷疑這個步道是不是被棄置了很長一段時間,畢竟除了步道階梯有些已經損毀之外,要如此滑不溜丟也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沒人走才能達成;路上許多倒塌的樹木就橫躺在路上,需要彎身跨腳而過;步道兩側的草也明顯的沒有經過整理,但也多虧了沒有人為的入侵,沿途風景就像是原始森林一樣充滿聲音,隨便抬頭望去都是一片層次分明的綠。(但照相偏偏就是少了那種層次)步道中有幾處緊貼著石壁,清澈的山泉水就從石壁上滴下,剛好可以清洗沿路撿到的垃圾寶特瓶。 整條步道中有幾條小路可以直達溪邊的大石,夏天必定會變成可以玩水消暑的聖地,樹木原始;水源之清澈,可想見應該也是螢火蟲喜愛的生活環境。 我們繼續拾階而下,會看到一民房就代表快要抵達 苗21鄉道,最後從苗21 「橫屏背護魚步道」的字樣旁穿出,看到斗大的看板說「護魚步道因為風災坍方嚴重暫停開放」。穿出的位置剛好就是 ‘台灣好行向天湖路線’的「東河吊橋站」的下車地點,因此下次若是沒有開車,也是可以搭乘台灣好行來到這個因為風災暫停開放的地方。 >看看Tony怎麼說      

南庄老寮 打工換宿15天-獅山古道、六寮古道、藤坪步道

偷了一天閒,整棟屋子打掃完畢後連午餐也不吃了,直接衝去搭 12:30 往獅山的「台灣好行」,結果居然遇到老寮房客 Natalie 也正要去獅山,所以我們就打算一起行動。 *台灣好行 的一日券車票可以在ibon購買,獅山<->南庄只要145元,當日不限次數搭乘,另外在票根上蓋上老寮的章,隔天可以繼續使用這張票去任何南庄的接駁景點。 往獅山的台灣好行平日最末班車是 15:30,因此我們實際上可以在那一帶瞎晃的時間只有3個小時左右,原本在車上還惴惴不安的擔心下車會覺得要看的東西太多但時間太少,但一下車發現四下無人…完全忘記週一是沒有觀光客的,也當然不會有店家,更沒有所謂「跟著人群走」的觀光模式。 所以拿出地圖,開始看著地圖上圍繞這個景點的步道,畫出我自己的觀光地圖。 台灣好行終點站一下車,就是「獅山古道」的位置,很明確地往柏油路斜坡往上爬,又是苗栗標準的山區產業道路,越往上爬兩邊的樹越是茂密的往道路靠近。 大概爬了30分鐘的產業道路後第一個遇到的小建築「萬佛庵」,座落在超大岩石內凹的空間,那天,岩壁上的水從我們頭上滴落,不知道是常在的山泉水,還是前幾天的雪水融化而成?獅山古道一路上都有很明確的路線:柏油路,對我來說刺激性超低,心裡盤算著要脫離這條路線。就在這個時刻,對向走來一個應該是當地的阿伯,他說沿著獅山古道,我們頂多走到「望月亭」因為再往下連到「勸化堂」的路已經崩了,不建議再繼續前行。一聽阿伯這樣說,走到第一個岔路時,就立刻決定要離開柏油路、往岔路的土徑走;進入「六寮古道」。 六寮古道會經過地圖上標注的「七星神木」,走起來非常舒服,泥土為主,也沒有太多樹根佔據步道,路跡明確,偶爾需要跨過溪流。走到後來才出現人工步道和木棧板,不久就看到一棵非常巨大的樟樹,他兩棵做一棵、比較巨大的為母,較細瘦的為子,兩棵長在一起並叉出七支粗壯的樹枝看似要抓住藍天,因此稱為七星樹。 告別七星樹後,走出土徑看到右轉路標往「親子亭」,我打著繞一整圈回到下車地點的主意,擇左繼續留在六寮古道上。產業道路的下坡又接回泥土,左手邊可以看到溪流,聽說這段路在夏天時是賞螢聖地,可惜冬天只能欣賞溪水在石頭之間跳躍的景致。 連續的下坡,後來漸趨平緩,左手邊有一通往「藤坪步道」的岔路階梯往上,萬分猶豫地看著藤坪步道總共也才1200公尺,應該可以在1個小時內完成,而時間看起來應該還算充足,心裡想要去,但又擔心N的體力無法負擔,畢竟藤坪步道起登處還有警示語,大意是:這條路比較難,大家要斟酌自己的體力。 看著綿延的人造階梯,實在也無法想像這條是有多麼挑戰。(後來證實,他挑戰的定義大概就是要一直爬樓梯),心裡躍躍欲試的我,大概又把心情表現在臉上了,N也勉為其難(?)的同意右轉進入藤坪步道再繞一圈下山。 藤坪步道一開始一大堆爬升的階梯,直到木橋後才恢復比較平緩的山徑,路線都是非常好走的泥土路,也沒有多餘的雜草、樹枝阻礙前行,中途有一岔路右往「猿山」,並有警示標語說前方路線較為艱難,考量到時間與N的體力,擇左。 上到至高點有一個木製平台,但可惜都被樹擋住了沒什麼展望。 快要下山時,看到一個解說牌在介紹「鴨腱藤」他們捲曲的像是涼拌海帶的掛在樹上,有些已經木質化了幾乎把原本的樹給絞死;有幾株已經太過粗大導致需要人工幫他們支撐在上空。不知道這種類繁多的藤類植物,是不是這個步道名稱的由來。 沿著藤坪步道走,下切出口就是獅山遊客中心,遊客中心還附帶獅山教室,可以看到圍繞獅山的四條登山步道,仔細一看才發現,我們走的路與官方安排的路線截然不同,只照著手上的簡略地圖把每個步道都沾上邊,一共花了3小時的時間,最後順利搭上3:30 的公車回南庄(車上依然只有我們兩人)。 獅山這一代的親山步道有很多部分沒有真正的親入山林,只是走在山林裡的柏油路上,與樹木之間的距離仍然很遠;當然有幾段路線比較窄的土徑算是「親山」,路線明確,也看得出來時常有人踩踏;沿路都很貼心的設置無數的里程數指示牌和方向牌,是很適合全家老小一起去散步的好地方。 如果有機會,也想要進去「勸化堂」看看,聽說有非常多美麗的雕刻,而依山而建的特性也讓整座寺廟看起來更加雄偉。勸化堂也是獅山古道的出口,很多遊客會選擇早上走獅山古道、中午吃勸化堂的齋菜、下午再挑戰另一個古道,或許也是不錯的安排。 ps 這次獨缺 「水簾洞步道」,下次可以考慮前往。

南庄老寮 打工換宿15天-福南步道、小東河步道

這次的探險只能用 Drama 來概括,硬要說的話還帶了七分的狼狽。 多虧了台灣好行的地圖,讓我知道老寮前面的馬路,沿著南河一直往下走,會抵達兩個步道。上次下午跑步的時候恰巧也有經過這兩個步道的入口,於是剛好在一個總算沒有陰雨綿綿的早上,我七點不用鬧鐘自醒,就決定騎著老寮的摩托車去山裡走走。 這樣的計劃很完美,八點多出發,抵達步道的底端後八點半的鬧鐘響起,開始往上爬。一開始的步道叫做「福南步道」,走一段之後會與「小東河步道」相連。 稍做研究之後,我就直接起步往上爬。苗栗的山好像都有一個共通性:坡都很陡,並且不喜歡做成階梯,要有階梯也是勉強來幾段木階就打發你。 踩在超陡柏油路的感覺很不像是在爬山,一直走一直走,步道兩邊的樹葉因為連日降雨很多都落在地上,被雨弄得濕濕的、糊糊的、滑滑的,種了很多楓樹和槭樹,但是因為最近的氣溫波動不夠明顯,因此他們只變成黃色的就掉落了。大概走了四五個超級長又陡的上坡後,總算看到一個只是路標,往上是「小東河步道」往下是「福南步道」因此我繼續往上,看到了幾個正在出售的農地。 後來在柏油路的右側,看到一個看似被農用車壓出的路,我該死的性格又在驅使我前進。   每次下定決心偏離道路的動力都是「反正我可以原路折回來」,但每次走到前面沒路的時候又總會發現另一條看起來像是路的路,然後又繼續往前走去,就一去不復返了,幾乎很少真的原路下山過。 這次也不例外,我沿著看似被車壓過的道路走,走著走著越發深入叢林,被踩踏過的痕跡漸漸變少,也有很多已經被折落的樹枝垂掛,只留下一個小小的空間可以通過;很多道路腳旁的草都淹到腳踝、甚至是蓋過頭頂,我只能隱約地照著若有似無的道路前進,最後又接回柏油路,但走了一段之後柏油路的前方都坍了,照理說按原定計畫我應該要折返,但往左一看,隱約有條路可以上去上面的山林,我又犯賤的爬了上去,繼續快步的在山林裡疾行。路上經過山羊大便,附近的樹叢中也不時的傳出騷動,有一次定神一看,是一隻猴子從樹上跳了下來…… 真是他媽的原始,我怎麼會沒有帶登山杖來…..   但我別無選擇的只能往前,一直想著要往近來的方向前進,但每每走到底就是一個峰迴路轉之後又是個陡上的土坡。其實心也沒有很慌。因為老寮的清潔工作是從10點開始,到了9:30時,我告訴自己今天應該沒能完成了…雖然應該正走在稜線上,但最終我還是選擇望著一個看似要爬往另一座稜線的山坡,背向他下山。 下山總是特別快速,邊跑邊走,跳過石頭踩入泥巴,也顧不得迎面而來的蜘蛛網,就這樣一路照著依稀上山的路線走,卻錯過了當初崩塌的柏油路,路經幾個小湖泊後,看到當初的入口就在前方等著我,那種心情很像《神隱少女》裡千尋從山洞裡回到一般的世界那種有點興奮、有點不真實的感覺。 想著我要沿著上了的一連串下坡走回機車上,感覺回到老寮的時間會是剛好10點,心理不由得雀躍了起來,But 就是這個 But ! 我的口袋裡怎麼沒有鑰匙!?!? 幹!一定是剛剛跑得太愉快了,鑰匙從手上揣著的外套大口袋裡頭掉了出來! Crap, how can I be so STUPID! 找了三輪,每個口袋都翻了一遍,結果什麼都沒有T________T 徹底絕望的走完剩下的下坡,只能等到有收訊的時候叫哈勇(另一個換宿生)來救我…但是他的訊息都沒有讀…..我只好毅然決然地下定決心走回老寮了,反正才大約三公里…走了一百公尺,三次回頭看著那台孤單的機車,好像要把他丟棄一樣,一個不忍心,我回頭了。 我決定,把車牽回去。 所以我狼狽地牽著很重的125 c.c. 走了上坡下坡超多的3公里,我可以感受到路邊偶爾呼嘯而過的車子與機車都報以同情的眼光,路邊的檳榔攤老闆娘也關心了兩句,我跟自己說了聲「加油」就像每次跑馬拉松最後10公里同自己說的一樣。推車推到最後好不容易剩下一個下坡,我坐上車滑了下去成功達陣。全身的痠痛感好複雜啊… 最酷的是,人超好換宿同伴哈勇自告奮勇地提出換鎖太貴了,提出我們再上山尋原路找一次的提案,起初我有點猶豫,畢竟早上的那種路一般人不太能走,但仔細一想哈勇可是會在山上打獵的孩子,應該沒問題之外甚至可以保護我,於是我恭敬不如從命的拜託他載我上山原路找一次。 吃飽飯後,趁著沒雨的空擋,他騎著他的金旺衝上山,連一開頭陡坡都超沒問題的直接衝上去,直達我走岔的那條路。他跟在我後面走了進去,一開始當路跡還明顯的時候他義不容辭的向前,但後來到了坍方的柏油路前還有後面幾個岔路不免的也是猶豫了,尤其是在路上聽到疑似山羌的低鳴,我也感受到哈勇心中的遲疑,所以決定加快速度向前奔去,請他慢慢走等我回頭。但疾馳一陣後還是遇到了岔路,看來不得不停止搜索了,如果我仍然前進我們必會走散,只好無功而返。 沒有找到鑰匙的我,只好把車推過他媽的陡的南庄橋,尋找南庄的機車行請老闆換鎖。 我很確信今天的運動量夠了,可以吃很肥胖的杏仁餅乾犒賞自己。

南庄老寮 打工換宿15天-歷史篇

第二天跟前管家姚姚帶的南庄導覽,抵抗一打開拉門刺骨的寒冷,我們一群人從南江街走出去。 南江街,老寮的所在位置。之所以叫做南江街,是因為臨著南河,也因為剛好位在南河、東河、中港溪的匯集地,因此是南庄最早發展的一條街,無論是山上的煤礦或樟腦,都會在這塊建築密集的區域進行販售與交換。而現在的南江街早已沒有當初市集熱鬧的景致,許多街上的房子年久失修,被雜草吞噬,正是產業沒落後人口外移、老化的最佳證明。剩下的房子也因應觀光,將二樓統一加上可以種植盆栽的小陽台,形成另一種規律的景致。 康濟吊橋,是因為觀光而生的吊橋。台灣很喜歡吊橋,於是當南庄變成了觀光區後,也硬是蓋了一座跨越東河的吊橋,漸漸取代了原本「南庄橋」溝通河岸兩側居民的工作。站在吊橋的正中間,可以完整體會南庄的一天,太陽從東邊升起後,照亮山谷,驅散積存一夜的水氣;日正當中後太陽將沒入吊橋的另一側。記得到南庄的第一天,我拖著行李正要上橋時,前面的女孩帶著他的黑狗走到橋的1/5時,那隻小黑狗三番兩次的猶豫、退縮,不論主人如何鼓勵,他總是在跨出三步之後又因吊橋搖晃而折返,最後他決定直接涉溪而過,我就在吊橋上眼睜睜的看著牠被湍急的河流沖到遙遠的對岸,應證了以前高中物理的題型之一。 走出康濟吊橋,左手邊就是「十三間老街」,顧名思義過去曾經有十三戶人家在這,房子修建得整齊,但現在似乎已經有很多戶都不復存在了。繼續走到南庄真正的老街上,聽說過去因為關刀山大地震,老街上原本的房子都嚴重受創,後來才又重新修建,因此說老也老不過30歲,但還是看得到過去老平房的長相。 「永昌宮」前有一間製冰廠,也是南庄僅存的製冰廠,由於過去南庄曾因煤礦、樟腦、木材而繁榮,光是這塊小地方就有三家製冰廠。但產業沒落後,接連倒閉只剩下「永良製冰廠」觀光興起後,老闆也跟風似的開始賣起了臭豆腐與桂花冰苦撐著。 走到南庄國小,開始正式的講解南庄的歷史,而南庄的歷史要從一位日阿拐先生說起。日阿拐是一位被賽夏族收養的漢人,成年後備受族人愛戴而成了部落的頭目,他有著超強的溝通能力與外交手段,因此帶領著部落與客家、泰雅、漢人協商,爭取了許多許多的農地與獵場,甚至還因為幫忙賑災被封了國子監!但後來因為日本人從滿清政府接管台灣,原本原住民和漢人土地上的主客關係,在日本人的統治之下土地完全收編國有,再加上當時日本人從台灣大量出口的樟腦在國際市場價格下跌,日本人變得窮困付不出當時房地稅「山工銀」,於是阿拐遂率領族人攻打日本人,但日本人也不是省油的燈,拿著台灣樟腦做成的無鹽火藥對付原住民。阿拐只能逃,逃回賽夏族的山裡從此變成傳說。 老寮前管家姚姚指著南庄國小裡的那棵楓樹,說是當時日本人處決反抗原住民的刑場,當時還會把原住民的頭顱掛在樹上示眾。國小的小朋友都不相信,但卻也不敢在晚上時靠近那棵楓樹。緊靠著南庄國小,是南庄老街的一號景點「南庄百年郵局」,正是日據時代當地繁榮到需要專設郵局的證明,而這個古老郵局,現在由南庄鄉觀光發展協會接管,長得跟所有觀光區裡的小古蹟一樣,販售紀念品、拍照、蓋章…但卻是支撐著桂花巷觀光發展的重要靠山。 郵便所再往上走是「永昌宮」,也是南庄最重要的信仰中心,裡頭住的是三官大帝,原本的寺廟也是因為關刀山大地震全毀,後來才又臨時建造了新的永昌宮。為了慶祝落成,想要舉辦非常盛大的辦桌活動,預計在「郵便所」的位置起一棟香客大樓迎接來自各地的香客,但這個信仰計畫剛剛好與當時想要藉由「郵便所」發展桂花巷觀光的協會產生衝突。而當時正巧在舉行「南庄十大景點網路票選活動」,桂花巷的支持者便啟動網軍灌爆「郵便所」的得票數獲得勝利,這也是為什麼郵便所還在,而永昌宮還是孑然一身。對於一個城鎮而言,當地的廟宇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據點,無論婚喪喜慶、求神問卜、生老病死全部都脫離不了廟宇,因此當時在「發展」與「文化」相抗衡下,最終還是輸給了發展。 關於桂花巷,我們到了那三個斗大的「桂花巷」階梯上繼續聽了一段資本主義入侵的故事。為什麼南庄不產桂花,桂花釀卻遠近馳名;不產桂花卻有「桂花巷」?其實「桂花巷」一名的由來,是當時一群長老教會、學校老師所組成的「鄉里促進協會」所投遞的計畫書名稱。他們秉持讓鄉里環境更好的理念,爭取當時扁政府正推行的社區營造經費,在一家很愛看《桂花巷》的老闆娘所開的「桂花麵店」旁邊租下一間辦公室,索性將他們提出的計畫叫做「桂花巷社區營造計畫」。計畫主要是要將客家莊常見的後門緊連雞舍豬舍水溝,鋪上石階、整理成乾淨的共同環境空間。而這個計畫獲得首獎的100萬補助經費,協會也開心得計畫拿這筆錢為鄉里規劃更舒適的空間,此時,出現了反對的聲音,他們發現有觀光客特愛這條狹窄通往郵便所的道路,於是開始稱這條後門連結而成的石板路為「桂花巷」,沿著路邊的店家一家家的開張,開始販售一些頂著「桂花」之名、吃完就沒了的食品。大批的觀光客湧入後,原本還撐在巷內經營慈善咖啡的發展協會,也因無法應付租金調漲完全撤出桂花巷,回到長老教會中持續默默為這塊土地付出不會被質疑的努力。這就是殘酷的資本主義入侵的最佳應證,當協會為了居民改善了環境,資本主義就輕易進駐了,完全不需付出任何努力,而當地人民也無法抗拒的展開雙臂迎接錢潮,沒發現正在失去的是累積了幾百年的珍貴的文化。 更可笑的是,桂花巷頭的「洗衫坑」原本是拿來洗衣、洗肉、殺雞…,是婦女進行日常作業的場所,但觀光興起後,便被觀光客投訴不夠衛生而漸漸沒落。同樣的狀況,也在東河的兩側可以看出些微端倪,蓋了停車場的一邊,完全阻隔居民到打河邊的道路,居民也漸漸地不再利用河水進行日常的洗滌作業;相較於河的另一邊(也就是靠近南江路)仍然常有阿婆在河邊洗衣。

南庄老寮 打工換宿15天- 生活誌

當初,只是剛好有一個工作上的空缺想要轉換一下心情時,剛好看到正在追蹤的「老寮」提供打工換宿的消息,那時候我忐忑的送出google表單,沒想到居然收到了回應,就這樣訂下 1月15~31要去南庄打工換宿的生活。 其實對南庄、老寮最初步的認識,是南庄山水馬拉松前看的那個河壩劇場,充滿對土地、對在地文化的敬意而衍伸出的劇本,因而對這個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當我下了苗栗客運、拖著行李箱走到老寮時,突然感到情怯,好像正要觸碰某種柔軟的嫩肉,心底預期著可以用指尖輕輕戳下、然後感受溫柔的回彈。 那天到了老寮,是大門深鎖,於是在門口等了一會才遇到管家與這次換宿的同伴–哈勇,就在老寮大門拉開的霎那,意味著接下來的兩週,老寮就交由我跟哈勇負責了。 「要天天與蟲對抗,尤其是晚上」 老寮是一棟三層樓的老房子,房子老,所以常常不知哪冒出一些什麼小蟲蟲。像是潮濕廁所的牆壁上,總是會有一堆果蠅黏著,然後他們也飛不走,就黏在牆上等著抹布結束他們的生命;也常常有蛾,他們總是會選在一些奇特的地方壽終正寢,並且維持看起來還活著的姿勢死去;大小蜘蛛,我比較常看到小蜘蛛,當我在清理角落蜘蛛網時,他們會同步落地,有時蜷曲成一球、有時不知道消失到哪去;還有瘦小的馬陸,長得有點像蜈蚣,有一次我以為是掉在地上的棉絮,彎腰一撿才又反射性地把他摔在地上全身發毛;最噁心的是廚房放調味料的角落,在第一天徹底清洗後,過了三天又恢復同樣一堆黑點點懸掛在角角的恐怖狀況…。 「打掃的SOP,熟悉可以事半功倍」 兩人打掃與一人打掃各有優缺,兩人打掃的好處是,當一人負責「濕」的擦、拖和「乾」拖,另一個就負責「乾」的擦、掃,減少換工具的次數可以增加效率;但也別忘隔幾天要交換一下,畢竟每個人都會有死角漏掉,交換工作可以確保至少不會有萬年髒污在某個沒注意到的地方。房間結束後,順勢掃到廁所,可以選擇一人負責浴室、一人廁所,然後先完成的人就先開始擦乾、倒垃圾。廁所結束就是換被單,而被單也是一門學問,可以在掃房間前,就先拆下要洗的被單集中先丟洗衣機,這樣掃完剛好也洗完可以晾;而新的被單可以找某個順路的時間先弄成一套一套弄在每個需要更新被單的房間裡,提升裝床套、被套時的效率。最後一切都結束後,就回到三樓陽台把乾了的被單床套枕套折好收工。 一個人要完成這些打掃工作更是講求省時、省力;要以最少的上下樓趟數完成最多事情,當一個人的時候更是講求洗被單的工作要最早執行,洗了之後再直接到二樓備品室將相同更換數量的床套被單從三樓一路放到一樓。諸如此類的動線規劃也可以套用到清潔浴廁的方式,此時著重的重點在於「減少更換工具」可以一次做完的就一次做完;倒洗劑就一次倒、要刷一次刷、要沖一次沖,沖的水要適量,如果可以用瓢子舀就不要用水管噴,畢竟牆壁越潮濕、果蠅黏越多,而廁所的牆壁也沒有多髒用抹布清潔即可。但是浴室就不一樣,除了地板外,周邊的毛髮要先沖掉一輪,最後清理水孔再刷地。先處理廁所、再處理浴室,讓先洗過的水有時間排出,最後擦的時候會比較好擦。 總之因為大約有五天的時間我一個人掃,所以每天可以讓打掃流程更順暢就是挑戰了,只是到最後還是會有些疲憊而已。 「要會騎車,別太依賴台灣好行」 一開始看到台灣好行的時刻表,還會天真的覺得這裡的交通太方便,似乎只要做完每天的例行打掃就可以輕易到達各個景點。但實際上當你打掃完時,都已經12點多要吃中餐了,然後4點開始check in要回到老寮,所以free time 其實滿緊繃的卡在中間,尤其是如果要去認真爬個山,再把山裡迷路的時間算進去的話,要配合台灣好行的發車時間是不容易的,所以強烈建議如果可以,就騎摩托車吧,除非你有一整天的時間。 但我曾經嘗試早上去爬山,而那次是一個很好玩,也很恐怖的慘劇。(請看南庄老寮 打工換宿15天-福南步道、小東河步道);也曾經快速的用一個上午爬完加里山後,再回老寮打掃到4點半,幸好那天入住的人沒有太早到,而這個時候當然也要選擇從最迫切需要清潔的地方開始打掃。(請看南庄老寮 打工換宿15天-加里山);還有離開南庄當天,我打掃完後搭上12:30 的台灣好行,往向天湖,然後在當地逛了半小時後再搭好行回南庄。 最後在南庄的幾天,同事劉桑來找我玩,我與他們約好在「山度窯烤麵包」會合,於是打掃完後騎著摩托車上山,那天起大霧,又冷又雨的,不過多虧摩托車,讓我在回程的時候可以超越垃圾車趕回老寮倒垃圾,也是有趣的體驗。 「萍水相逢,但不忘學習」  在老寮換宿就像是變成老寮的主人,相較於來往的過客,你是對這個環境最熟悉的一個,因此要努力展現老屁股的風範。對於台灣客人,不需要多像在地人,因為你不可能在15天內在地化,不過要自己身為同樣遊客的角度出發,介紹每個你覺得值得一去的景點;當遇到外國客人時,你就是在地人,因為你可以以台灣的角度出發,介紹自己的國家。 面對來往客人最棒的是,每天都像戳戳樂、每天都是驚喜,每天都可以認識新的人,或許聊一下政治、選舉、環境、政策,聽到各行各業的產業結構、各國的文化習俗、各種領域的專業與辛酸;來這裡不只是了解南庄、認識老寮,更是會隨機的遇到各式各樣不同的人與事,無法預測,因此不應在換宿之前設下太多限制,例如我認為不需要限制自己要在晚閱讀多少書籍,因為當下真人真事的經驗,才是即時而無價的。 「目的很重要,但是適應與彈性也是」 很多人對換宿都會有個最初步的想像、或是想要達成的目的。我也不例外,但到了當地多多少少會與想像有些落差,當想像不成立、當目的無法達成時,那要如何從中獲得樂趣與學習? 拿我當例子,出發前我跟好多人說『我要下鄉種田去了』,但最後被問起有沒有種田,答案是沒有,但卻認識了一位農夫、一位想要發展稻魚共生的南庄人、一位使用在地農產製作調酒的調酒師(夢想是讓大家一起賺錢而不是只有自己有錢)、當然還有集合熱血年輕人找回在地文化的在地青年…。你說我沒有種田,但是我看到好多人用自己的方式在為了台灣的農業與文化努力;雖然我沒有滴下汗珠拾起稻穗,但我想在我反覆擰毛巾的過程中也是付出了一些裂掉的手皮 (?)。 「把握太陽,但是不要討厭雨天」 我到南庄的日子裡大概只有三天有太陽,兩天陰天,其他都是雨天….歐對,其中還有一天下雪!南庄很潮濕,因為在溪的旁邊又被山包圍,夜晚的霧會降到山谷(逆溫現象),如果白天有太陽,霧便會散去;但如過下雨,就加倍潮濕。 時常躺在床上,我分不出來是房子後頭南河奔流的聲音還是雨聲,但心中會想著,如果下雨,那也不出去玩了,可以在房子裡休息、聽音樂、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如果要撐傘走去街上逛一下,也可以愜意的慢行(地板太滑也走不快)。下雨,不用急忙的出去玩、等公車、看風景,更可以完整的感受一整天的時間,這時你會發現,原來一天其實很長。 我很喜歡老寮三樓牆壁上的一句話「認識土地最好的方式   就是生活」,我不知道15天夠不夠久,或許15天才剛剛淨化我都市的身心,真正要開始認識土地要在第16天才開始也不一定。每次人家問我換宿在幹麻,我都回答「打掃」與「接待」然後講不出更多的內容;但我想這個回答是身為都市人的我的都市語言,現在要我再說一次的話,我想我會這麼回答: 「換宿嗎?其實就是換個地方生活。」 最後不免俗的謝謝所有遇到而且幫助我的人;謝謝老寮給我棲身、謝謝緣份讓身為彼此過客的我們相遇、相談,我還是回到都市了,帶著南庄的塵土,但就跟當初從宜蘭離開一樣,我想這個地方也同樣在我心裡了….嗯,有點噁心,但心得不就是這樣嗎?

2015 苗栗南庄山水半程馬拉松

跑友評價極高的一場比賽,真正跑過之後就懂了,也就收進我自己的口袋深處。 南庄是一個我極度不熟悉的地方,低調隱身在山中的客家莊,因為產煤而興起的小鎮,礦業沒落後,人口逐漸外移、老化,青年都離開家鄉的好山好水,到城市打拼。 當初在尋找南庄住宿的資訊時,原本鎖定「老寮」青年旅社,但動作太慢,沒有床位只好作罷,選擇住在離會場很近的「曲中居」六人房民宿。 當天我與跑友LU、包子、郁四人一起從台北向南,原本預定要參加14:30的《河壩—環境劇場》,但跑前一天的飢餓感總特別難熬,還是忍不住朝老街的食物香氣奔去。 光是看著狹窄有如哈利波特斜角巷的老街像是暴食怪一樣,吸進大批大批的觀光客的景象,就覺得很餓……。當一同加入努力擠入老街的人群中後,就再也無法回頭,只能以小碎步向前行進。午餐在老金龍客家菜吃得心滿意足還不夠,前往老街吃了當地赫赫有名卻普通的抹茶紅豆冰;當地赫赫有名且滿好吃的桂花釀湯圓,然後走在南庄農會舉辦的小農攤位與表演,等著16:30梯次的環境劇場開始。 離開熱鬧的桐花巷老街一帶,往河邊走,相對靜謐,這邊應該屬於南庄另一邊的住宅區。跟著河流一起呼吸的小鎮居民,坐在自家的騎樓的老人家,就只是坐著;小朋友在門口搶掃把要打掃門戶;老寮的青年正熱鬧的準備下一場演出。 漫步在生活味十足的老街,他的沈穩,安靜的脈動,真的就像旁邊那條中港溪一樣。 《河壩—環境劇場》也可能是造就了這趟南庄小旅行成功的幕後推手,因此我要另開一局。 要是沒有劇場,剛剛走在河邊棧道的回憶,或許就只是單純的「散步」,但是看完河壩劇場後,河水流動的聲音,都變成呢喃,他們拂過河床的低語,可以讓人就這樣聽上一天都沒問題。 南庄的氛圍,甚至讓我差點忘記隔天還要跑21公里,晚餐後,我們走到早上在攤位上遇到的青年遞上名片的地方:「芳山農吧」。我們不顧隔天的賽事,硬是一人點上一杯酒精飲料,就這樣啜著酒精、發呆、聽音樂,看著杯裡的冰塊慢慢融化,才感受到時間仍在流逝。 「芳山農吧」是個當地年輕人開的特別酒吧,,每一杯調酒都有老闆親自介紹:「這杯的特色是,裡頭的奇異果是南庄第一次嘗試成功種植的奇異果」「桂花酒沒有那麼好喝,被我們淘汰了,我推薦你們喝喝看茶梅酒」…那裡的每一杯調酒都與土地有關,是桂花、是小黃瓜、是草莓、是奇異果…都是用在地的小農種植的食材製作,這裡的酒,喝下去就像把南庄的情感也一併下肚,喝完似乎又與這裡更接近了。 臨走前,老闆與在外頭抽煙的大叔問我們是不是要參加隔天的比賽, 「是啊」 「那你們怎麼還在這裡不在床上」 原來那個大叔是這次山水馬拉松的主辦人「明天比賽加油!記得要穿樺達喉糖的大會服跑喔!」 當然,我說,還跟他說了覺得衣服不醜的事,他很感動。 隔天的比賽六點半開跑,我們吃完自製的早餐之後,6:26分才抵達會場,緊張得直接融入人群中鳴槍起跑, 很久沒有跑半馬了,感覺上次的五分山與合歡山都離我好久以前,大概是因為五分山受了傷,導致沒有比賽的日子幾乎都在休息、冰敷、按摩,但是可憐的左腳足底依然時常感覺得到那條筋卡在那裡,只要跑一下下又開始腫脹。 開跑後,大批大批的人湧出起點,南庄起伏的街上好多居民都探出頭來幫選手加油,經過我們住的民宿,我忍不住熱情地大叫。就這樣亢奮起跑,遇到亢奮的下坡,速度大概拉到5’00。之後路段上上下下的,跑起來其實很吃力,不久後,就在前方看到剛剛一起跑就閃電穿梭在人群中的小金剛LU,好不容易趕到他的身側,已經是一個無法維持21公里的心跳節奏,但跟他講上一句話之後又被他海放。這樣的事件發生了2、3次之多,直到大約12公里左右的一次趕上,我就沒再看到他了… 我以自己的節奏繼續跑著。 接著,反而從後傳來「可以超車嗎?」的聲音,原來是大Ben!!!!!!又驚又喜的遇到他,不過那時候的狀況,不宜交談,我正在一個很棒的tempo中,大約5’20,但過了補給站,他就消失去找廁所和芋頭葉了。 大約15公里過後,我的腳和身體開始感到無力,重點是居然開始感到想要放棄的絕望…..在我的跑步生涯中,很少有這樣的感覺,我想這次的原因不外乎是身體狀況太差。前一天的酒精、這幾天吃的止痛藥、感冒伴隨的喉嚨痛與鼻涕、腳底的傷,除了把肝醣都耗光光之外,跑得很保守的情況下,體力消耗更快。 「我的大腿好酸」心裡這樣說著「怎麼跑這麼一點點就在酸!之前練習練假的」心裡這樣回答,於是越跑越沮喪…..。最後好多段上坡,都乾脆放棄用步行的(即使坡度不陡,也提不起勁來跑上去) 賽道從市區跑到被田與山夾著的道路,跑到山與溪夾著的道路,有些路段是筆直地向前,而前方就是山,我們像是往山的那頭跑去,不像合歡山的遼闊,但是卻有另一種心曠神怡。 補給站設得很密集,尤其我身體狀況不佳的時候,更感恩有這些補給站/醫護站所提供的身心補給。一路上我碰到的公補有豬血糕、涼拌木耳甚至是最後一站的鹹酥雞;私補有桂花釀、蛋捲…每一站都是熱情的南庄鄉親跟黃帽義工微笑招呼我們,每次狼狽地看到補給站100M的牌子有如看到綠洲,看到義工就像回家看到準備飯菜的媽媽一樣。 狀況很差的順利完賽,到了終點立刻踢掉鞋子,去領取所有可以吃的東西,聽到正在發粽子的阿姨說「你們多拿一點,這些就是要給你們吃的啊!!」不知是不是我太易感,聽著聽著,心裡好暖。 冰涼木耳汁、客家麻糬、粽子.. 我跑完往往沒有什麼胃口,但是這次我反而是每一樣都好想吃上一口,大概是跟回家總是肚子特別餓的感覺是一樣的。 我深信主辦單位辦了這場比賽一定虧錢,而且虧大了(跑友這麼會吃),也不知道我們來參加這個比賽後,對於南庄當地人到底有沒有帶來什麼(除了買一堆柿子之外),或許很少或許沒有,但他們還是像把我們當成貴客一樣的招呼著,南庄是家,而我們是客人那樣真誠。 謝謝南庄的山水,南庄的鄉親,我喜歡這場比賽,不是因為成績多好賽道多美;而是因為我無時無刻感受到主辦的用心、南庄的熱情,還有他們對土地的熱愛、對這場比賽的重視。離開前買了柿子回台北,除了我想吃之外,更重要的是, 我不能讓這場比賽步入葡萄馬的後路;也不忍心再一次聽到「辦路跑賽,大家都是來跑步吃補給,跑完也不會多買水果,效益不大停止舉辦」類似這樣的話了。 其實跑友,真的都是心懷感激的對嗎?對於賽道上所發生的一切,都心懷感激的。